|
密碼科普|密碼應用的安全性問題 二維碼
發(fa)表時間:2020-07-31 10:00來源:賽寶商密(mi)通(tong) 密碼是保障網絡空間安全的核心技術,在網絡空間安全防護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。密碼技術只有(you)得到(dao)合規、正確(que)、有(you)效應用,才能發揮(hui)安全支(zhi)撐作用,否(fou)則應用系統的(de)安全問(wen)題(ti)就沒有(you)真正解(jie)決。 在實際應用中,由于各種原因,各類用戶有可能棄用、亂(luan)用、誤(wu)用密(mi)碼技術,導致應用系統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,甚至一些不合規、不安全的密碼產品和實現還會遭受攻擊者的入侵和破壞,造成比不用密碼技術更廣泛、更嚴重的安全問題。 01 密碼技術被(bei)棄用(yong) 密碼技術只(zhi)有被上層應用(yong)調(diao)用(yong),才有機會發揮作(zuo)用(yong)。 如(ru)果相關單位對密(mi)碼在安(an)全(quan)(quan)防護中(zhong)的(de)(de)重要地位缺(que)乏(fa)認(ren)識,為(wei)節省資源(yuan)或貪圖便利,在開發(fa)工作中(zhong)故意忽視密(mi)碼技術,那么此類(lei)應(ying)用(yong)中(zhong)信息的(de)(de)保密(mi)性、信息來源(yuan)的(de)(de)真實性、數據的(de)(de)完(wan)整性和行為(wei)的(de)(de)不可否(fou)認(ren)性等必然會缺(que)乏(fa)相應(ying)密(mi)碼算(suan)法、協議等的(de)(de)支撐(cheng),整個系統會毫(hao)無安(an)全(quan)(quan)可言。 02 密碼技術被亂用(yong) 如果相關單位對(dui)(dui)密(mi)(mi)碼(ma)在信息互聯互通中的重要(yao)作用(yong)缺乏認識,不嚴格執行密(mi)(mi)碼(ma)標準,不規范(fan)調用(yong)密(mi)(mi)碼(ma)技術,就會導致系統無法對(dui)(dui)接,甚至出(chu)現安全漏洞(dong)。 常見案(an)例:
03 密(mi)碼(ma)技術被誤(wu)用 如果相(xiang)關單位對密碼(ma)應用(yong)缺乏技能和經(jing)驗,不清(qing)楚合規(gui)性(xing)要求(qiu),不了解密碼(ma)算法的(de)類(lei)型(xing)、協議參(can)與方的(de)角色要求(qiu)、關鍵參(can)數的(de)類(lei)型(xing)和規(gui)模等基本知(zhi)識,錯(cuo)誤調用(yong)密碼(ma)技術,就會(hui)不可避免地產(chan)生安全(quan)漏洞。 常見案例(li):
棄用(yong)、亂用(yong)、誤用(yong)密碼技術都將導致安全問題(ti)。因此,合規、正確、有效使用密碼技術是信息系統責任單位、應用開發商等相關主體必須學習并熟練掌握的基本能力。同時也必須認識到,只有責任單位、應用開發商等相關主體了解、提煉實際安全需求,才能在其使用密碼技術建設安全應用的過程中有機會做到“正確規范”。 以某應用(yong)(yong)中(zhong)需(xu)要“抗(kang)抵賴簽(qian)名”為例,關(guan)鍵信(xin)(xin)息包括簽(qian)名者(zhe)的身份、簽(qian)署(shu)內容的類型、具(ju)體(ti)的數據格式及驗簽(qian)者(zhe)的身份等。這些與實(shi)際應用(yong)(yong)密切相關(guan)的細(xi)(xi)節信(xin)(xin)息,是密碼技術(shu)自身所不能(neng)掌握(wo)的。信(xin)(xin)息系統(tong)責任單位務必與相關(guan)主體(ti)深入(ru)溝(gou)通,明確此類細(xi)(xi)節,提(ti)煉安(an)全需(xu)求,從而為正確規范使用(yong)(yong)密碼技術(shu)做好(hao)準備。 合(he)規(gui)、正(zheng)確、有效(xiao)使用密(mi)碼,使用自主、安(an)全(quan)、可(ke)控的密(mi)碼,才能有力護航(hang)國家(jia)安(an)全(quan)和經濟社會(hui)發展,有力保障公民合(he)法權(quan)益和個(ge)人隱私(si)。 ——部分(fen)內容摘錄自《商用(yong)密(mi)碼應用(yong)與安全性評估》 |